你/妳喜歡閱讀嗎?
接觸、認識土耳其,除了從這個國家的吃喝玩樂,旅行面開始之外,
更深入也更進一步地找到不一樣的文化觀-土耳其文學的閱讀,
像是在專頁上時常提及的土耳其文學大師- Ferit Orhan Pamuk奧罕.帕慕克
另位一位同擁有高人氣的土耳其女作家- 艾莉芙.夏法克 (Elif Shafak),
就是現在與大家分享此書的原作者,也藉此機會感謝博識圖書出版社給予試讀此書的機會,
距離此書上市僅剩一天,也希望不要錯過任何能推廣土耳其多元文化的一面。
《建築師的學徒》 THE ARCHITECT'S APPRENTICE
●原文作者:Elif Shafak ●譯者:謝佩妏 ●出版社:博識圖書
一部奧斯曼帝國跨世紀的傳奇史詩,一部土耳其女作家寫給母國的情書;
帶著高貴的枷鎖和卑微的自由,渺小的人生在歷史的洪流中,微弱地發著光。
----------------------------------------------------------------------------------------------------------------------------
【作者簡介】
艾莉芙.夏法克 Elif Shafak
1971年生於法國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父母都是土耳其人,自小父母分居後,與媽媽一起回到土耳其安卡拉,
畢業於土耳其中東理工大學(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以「性別及女性研究」作為研究專業,且擁有政治學專業博士,作者在一場演說中提到,影響她一生最深的兩個與人,
一位是她的母親-受良好教育、有著西方思想的現代女性,
另一位是她的外婆-較虔誠迷信、懂得咖啡渣算命的傳統女性,
在生活上一點一滴累積的故事靈感,集結寫成著作;現今她的書在全世界已被譯為三十多種語言,
還曾獲得“文藝界騎士”(Chevalier of the Order of Arts and Letters,法國文化部1957年設立的一個獎項)的殊榮。
----------------------------------------------------------------------------------------------------------------------------
【讀前須認識的重要人物】
翻開小說的第一頁,正式進入小說故事之前,
除了先看過該書的內容簡介,從書名窺探出為哪位建築師的學徒呢?
答案是: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
Mimar Sinan(1489~1588)
奧斯曼帝國著名建築師,這本書提及到的錫南大師的代表作品,
最著名的蘇萊曼清真寺和最傑出的賽利姆清真寺,被譽為「伊斯蘭建築的傑作」。
延伸閱讀:「土耳其的米開朗基羅」建築大師-錫南Mimar Sinan
----------------------------------------------------------------------------------------------------------------------------
【建築師的學徒故事簡要】
在16世紀,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一世的統治下,達到了鼎盛,
一位原本生活在印度的亞汗來到伊斯坦堡,因緣際會成為一名馴象師,負責馴養聰明絕頂且無比珍貴的白象丘塔。
主角亞汗迷戀伊斯坦堡這座城市的磅礴之美,幸運的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中,他並不是孤身一人,
有如父親一般寬善對他的皇家建築師米馬爾•希南發現了亞汗的建築天賦,並悉心指點。
米馬爾是當時伊斯坦布爾最偉大的建築師,卻依然和善待人,無比叡智,
亞汗一邊照顧白象丘塔,一邊跟隨米馬爾參與偉大建築的設計與建設。
機緣巧合之下,主角結識了蘇丹王的女兒、公主米里瑪,並深深地愛上了她。
因為對愛情的期待,讓亞汗對知識、對技藝有所渴求,期許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亞汗不知道,其實自從他踏上伊斯坦堡這片土地開始,就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殘酷爭鬥的漩渦中。
他成為首席建築師的四名學徒之一,
在希南師傅名下四名學徒各有各的不得已、各有各的愛的形式,
亞汗帶著對公主卑微而純粹的愛慕,以及米馬爾沉默而偉大的建築,平靜地繼續下去。
希南帶領著亞汗共同完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蘇萊曼尼亞清真寺和塞利米耶清真寺建築,
而危險的暗流逐漸席捲而來,瘋狂的嫉妒淹沒了米爾馬其他四個學徒本應沉湎於建築之美的心,
儘管「伊斯坦堡是個善於遺忘的城市,但存在至今的建築,是深刻的存在事實」。
似真似幻的主角與故事場景,那麼樣絕地耳熟,甚至奇幻!
坦白說,對於閱讀這件事,好像自距離學生時代以來,就鮮少在接觸了,
何況覺得小說,好像印象中是那麼地沉重繁文,但在作者筆下所呈現的故事卻一點也不乏味!
艾莉芙.夏法克 (Elif Shafak)目前共出版了15本書,其中10本就是小說。
皆以土耳其語和英語書寫,喜歡她將廣泛的題材,族群、東西方特色、民族文化融入故事情節裡,
作者更將伊斯坦堡這個大城市視為其寫作的核心。
-----------------------------------------------------------------------------------------------------
【書中建築師希南師傅之五大語錄】
1.怨恨是一個牢寵,天份是關在籠子裡的鳥。把牢寵打破,放鳥出來展翅高飛。
2.如果你想精進自己的技藝,就得說服這世界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
3.為了精進,你創造的要跟你拆毀的一樣多。
4.有時候為了讓靈魂茁壯,傷心是必要的。
5.我會先在腦中先蓋好一座橋再實際動工。
-----------------------------------------------------------------------------------------------------
【簡讀後思】
作者艾莉芙她的作品採用不同的文化和文學傳統,反映了對歷史,哲學,蘇菲主義,口頭文化和文化政治的興趣,
在書中的作者後記提及,它不只想了解偉大建築師希南的世界,
也想深入了解它的主要學徒、工人、奴隸,包括和他一起工作的動物。
作者在真實與創作之間,重新建構故事步調,造就這本具有想像力卻連帶著歷史事件的產物。
不愧被論為「當代土耳其及世界文壇最鮮明的聲音」。
額外推薦觀看這部約二十分鐘的作家演說短片<艾莉芙.夏法克: 小說的政治>
了解作家寫故事的主張,寫小說的靈感,
作者於此演講中一段她最喜歡的比喻:
「生活就像是個圓規,一隻腳站穩在定點,同時另外一隻腳,向外畫出一個任意擴大的圓」
作者的小說就像如此,
「一隻腳在伊斯坦堡,深根於土耳其,另一隻旅遊世界,與各文化連結!」
既本土、又多元,無限延伸
聆聽故事可以激發想像力,述說故事可以消弭文化隔閡,
接納不同的經驗,體驗他人的感受。
《建築師的學徒》虛實伴隨相生的趣味,讓人從中領略人生智慧,使得擺盪漂泊的情感有所寄託,
讓我們從這本小說中探索,「愛,是世界上最難完成的建築、最難精通的技藝之外,也因為愛,可以有機會重建一切。」
想要看更詳細、專業的的書評,大家記得到博客來購書網站參閱唷!
>此書哪裡買: https://goo.gl/fZwT1Z
>延伸閱讀,取自土女時代:土耳其文壇最具爭議的女性聲音:elif-safak
>以上圖片、部分引用皆擷取自博識出版社、網路,
除文章首張與末張圖為個人改編設計以推廣此書使用,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想要獲得此書嗎?不要錯過在粉絲專頁的抽書活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