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gia Sophia Museum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語:Ayasofya),
世界五大圓頂教堂之一,為土耳其觀光大城伊斯坦堡最著名的建築,
建議來這遊玩一定要趁早到,以避開擁擠的觀光人潮,
到訪聖索菲亞大教堂那天我們碰上伊斯坦堡幾十年以來最大的暴雪,依舊不畏風雪地來到舊城區參觀。
聖索菲亞大教堂前庭的淨水池,伊斯蘭教禮拜前都會先洗淨自己,
此亭建於西元1728年,屬於洛可可風格。
當年帶著對土耳其國度的憧憬來到這,除了過去所學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建築本身的認識外,也重新了解關於它的歷史故事,
回溯到拜占庭帝國時期,當時的主信仰為基督教,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在位)修建了聖索菲亞大教堂,
當他第一次走進這個教堂內時,曾經感嘆「感謝上帝,讓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啊!所羅門,我終於勝過你了」,
他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做為重建羅馬帝國輝煌的一個部分,
這座教堂於公元537年完工,一直是基督教最宏偉的教堂,直到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佔領這裡,把它變成一座清真寺。
一踏入教堂內,就能體會到當年查士丁尼大帝如此滿意這座建築的原因了!
1935年,凱末爾(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宣布這裡成為一座博物館,
現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裡面,修復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且部分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資重修,
這不僅是土耳其的歷史遺跡,更是國際上的世界文化資產。
所以當你進到聖索菲亞大教堂裡面的壁畫,穹頂上看到無數的鷹架鐵架,千萬不要覺得破壞了內部美,
因為「修復文化古蹟一直都是條漫長路,更何況是這座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之一呢!」
走進內部前廊的時候,一定要抬頭看看第三扇也是最大扇的門(皇室之門)上方的鑲嵌畫
這幅鑲嵌畫描繪的是基督作為「萬物統治者」的情景
經過這扇門後就能看見前方高高聳立的主穹頂,40根強而有力的肋拱支撐,並由一種特殊的空心磚建成;
肋拱源於古羅馬建築、羅曼式建築,依靠拱和穹頂等各種塊面的整體受力,可將建築內部挑高,
教堂圓頂高60米,相當於20層樓高,使得室內空間變得更大。
「穹稜拱頂」是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建築形容,這些肋拱被安置在隱藏於內牆裡的大柱子上,
造成一種主穹頂沒有任何支撐就騰空懸掛的視覺效果,教堂內部的設計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因為這每天每刻都有大批的觀光團前來參觀,為維護修復進度的重大工程,以及古蹟的安全,將前面主要的檯子放上圍欄以防止大量遊客踏入。
在前面高處有個金碧輝煌的小亭子,被稱為「蘇丹包廂、蘇丹樓座」,
艾哈邁德三世(1703-1730年在位),在修建的時候想出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他自己在來到教堂祈禱和離開的時候不被公眾發現,而保持皇室的神秘性。
位於西牆還有一個富麗堂皇的圖書館,這則是由蘇丹馬哈茂德一世在1739年修建的。
在側面走廊有個「哭泣的臉」Weeping Column,這是一張銅製的臉,臉上還被刺穿了一個小洞,
有傳說稱,如果把手指伸進小洞裡,在拿出來時手指變濕了,那麼你所有的病痛都會不治而癒;
還有一說是如果你心裡想著願望,將手指放進洞裡轉了一圈,你夢想就會成真。
教堂內部在正中間上方的鑲嵌畫裡,聖母瑪利亞抱著年幼的基督,兩旁懸掛的巨大獎章是伊斯蘭書法,
也是19世紀書法大師Mustafa Izzet Efendi的傑作,他在上面用金子刻出了阿拉伯文字,
寫有真主阿拉(安拉)、穆罕默德,以及早期著名的哈里發阿里(Ali)和阿布巴卡爾(Abu Bakr)的名字。
在教堂緩緩走著,緩緩轉了數個坡到上頭,見的景色依然精彩不僅僅是建築的引人注目,還有個重點是「鑲嵌畫」馬賽克藝術。
「亞歷山大大帝馬賽克」它位於第二層的暗黑角落處,描繪著皇帝亞歷山大全身穿戴著特別服飾,
右手持卷軸,左手執帶球十字架。這幅畫是整個教堂裡面最精美的作品之一,完成於10世紀晚期,
在畫的右邊君士坦丁堡大帝正把君士坦丁堡獻給捧著幼年基督的聖母瑪麗亞,左邊則是皇帝查士丁尼正把聖索菲亞大教堂獻給他。
1949年,美國拜占庭研究所的創辦人托馬斯·惠特莫爾,獲准來維護亞歷山大大帝馬賽克,
它不像其他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鑲嵌畫那樣被石膏覆蓋,而只是被油漆簡單地覆蓋,與周邊的鑲嵌畫圖案沒有兩樣,因此被隱藏得很好。
耶穌和佐伊女皇帝夫婦
在南側後殿裡,有著名女皇帝佐伊的鑲嵌肖畫像(Zoe,1028-1050年在位),她前後共有三任丈夫,
每換一個丈夫,她就把這裡的肖像畫也換一次,不過由於最後一任丈夫君士坦丁九世活得比他長,所以他的肖像畫得以被保留下來。
三聖像馬賽克
可能出自1261年,被用來表示結束57年羅馬天主教的統治,回歸正教信仰。
上頭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調而被廣認為聖索菲亞大教堂最精良的鑲嵌畫,
鑲嵌畫上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翰洗者的面部輪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們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後的審判憐憫人類。
鑲嵌畫下半部已嚴重敗壞,大概是因為鄰近窗戶,受到雨水沖刷,這幅鑲嵌畫被視為拜占庭圖畫藝術復興的起始,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拜占庭第一次黃金時代的建築。
說來緣分也很奇妙,在過去接觸的「西洋建築史」中,
自己曾在筆記裡寫下這麼一句話:「我發誓!有天我要到聖索菲亞大教堂…」,
沒想到這句話成真了! 有著拜占庭風格的大圓頂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記得它常出現在我們課本上,不論是歷史、建築史、藝術史,明顯可知它在這世界上占的地位有多麼重要,
而自己親眼看見全世界唯一伊斯蘭教(阿拉)與基督教(耶穌)兩個宗教和平共存的教堂,內部和平的氛圍與參觀的人潮產生強烈對比。
「來到這不要忘了滴一滴眼淚在你的筆記本上」
「西洋建築史」的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麼一句話,足以見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給人的震撼與感動,
「世上沒有偶然這件事情,只有偶然這首歌」老師笑著說道…
如果你也有夢想中的旅行國度,努力讓它成真,
我也讓這如此美好的世界級藝術建築留存在心中,因為對我來說,文化無所不在。
--------------------------------------------------------------------------------------------------------------------------
小故事:[住在上千年歷史建築中的貓]
大家參觀聖索菲亞大教堂時,除了教堂內部帶給人的震撼還有輝煌的歷史背景外,
還有一個受矚目的焦點,就是以聖索菲亞大教堂為家的貓咪
她的名字是Gli(葛莉),特徵是微微的鬥雞眼(名字也是這樣來的),
她是教堂裡第三代貓居民,曾和教宗及美國元首歐巴馬互動而備受關注。
那天參觀時幸運地見到葛莉本人🐱,在教堂裡還有許多貓咪也住在這,
看葛莉乖乖靜靜地,直挺挺讓遊客拍照,散發著一股歡迎來我家參觀的喵王情勢😆
《聖索菲亞大教堂參觀資訊》
地址:Yerebatan Cad. Sultanahmet Meydanı, İstanbul(伊斯坦堡舊城區)
到達方式:可選擇搭乘T1在Sultanahmet站下車後步行前往。
開放時間:4月15日至10月1日 9:00-19:00,18:00停止售票;
10月1日至4月15日 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官網公告:至今年2016年12月31日以前每天都開放唷)
門票:成人票 40里拉(2018年票價);兒童(12歲以下)免費;可使用博物館卡
官網:http://www.ayasofyamuzesi.gov.tr/